• 首页
  • 建学作品
     建学作品
  • 关于建学
     公司概况  建学团队  建学荣誉
  • 设计研究
      建学丛书   绿色建筑   被动式建筑   装配式建筑   物流专项
  • 公司动态
  • 加入建学
  • 联系方式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公司动态 » 可感知的绿色建筑 | 让建筑也有“温度”

 

可感知的绿色建筑 | 让建筑也有“温度”

2022-07-06

      建学丛书十四“可感知的绿色建筑实践与研究”一书被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选中在微信公众号上推介,这是对我们在绿建工作方面的鼓励,希望建学全体员工能积极关注和参与到绿色低碳建筑研究和推广的工作中。


      可感知的绿色建筑 | 让建筑也有“温度”

      2020年9月,在第75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我国宣布中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碳达峰 碳中和”成为推动绿色建筑发展的重要动力。




      而纵观近年来国内外的绿色建筑设计规范与认证标准,不仅制定了硬性的技术标准,还包含着安全健康、公平共享等软性的人文与体感指标。

      我国新版《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中,绿色建筑的性能已从最初的“四节(节地、节能、节水、节材)一环保”,发展为“五大性能,即安全耐久、健康舒适、生活便利、资源节约、环境宜居”。

      《主动式建筑评价标准》T/ASC 14—2020从两个维度对建筑的可感知性进行了思考,一是建筑对环境的可感知,二是用户对建筑环境的可感知。

      国际WELL健康建筑认证,对“空气、水、营养、光、运动、热舒适、声环境、材料、精神和社区”十大概念进行评估。

       由此可见,“可度量的绿色建筑”迈向了“可感知的绿色建筑”,反映了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深化,也体现了十九大提出的提升建筑品质、提高百姓幸福感的主旨。


     


       建学建筑与工程设计所有限公司自成立起一直注重推陈出新,既重视工作实践经验的积累,也十分重视对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思维创作而成的工程案例争相学习和互相探讨。

      《可感知的绿色建筑研究与实践》,是在新的背景趋势下,集建学众人智慧和经验的成果。这是建学丛书的第十四本,这项源远流长、细腻的工作,使得建学一直处于同行业中的佼佼者。




      本书的核心内容是建学近年来在绿色建筑方面的实践成果、研究心得以及对未来的设想,内容涵盖了城市运营策划、社区规划、建筑设计、技术细节、建成绿色建筑的调研评估等多个方面,几乎在城市与建筑全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都有相应的思考。具有先进性、科学性和示范性。

      先进性,通过对国内外相关资料、文献查询,这是首个在这个领域的完整研究与论述,是领先的成果

      科学性,通过国内外相关资料调查研究,通过对深圳市已建成并使用的绿色建筑后评估,通过对相关评价标准的借鉴,得出“五感六知”的结论

      示范性,通过对研究成果的量化考核,得出可感知的评价标准,便于推广与应用

 

        关于建学

      建学建筑与工程设计所有限公司改制前为建设部直属建学建筑与工程设计所, 1988年由建筑大师、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戴念慈先生创办,是改革开放后设计院体制改革的第一家试点单位。建学,顾名思义即建造加学习,建学一直秉承戴先生遗愿,以建造(生产)和学习并重, 从2004年起在孙芳垂大师倡导下,坚持每年出版一期“建学丛书”,由建学员工撰稿。第八期以后均由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负责出版发行,社会反映良好。公司历届董事长戴念慈、许溶烈、张钦楠、总工程师孙芳垂,公司为法人股份有限责任公司,总部设在北京,沿珠三角、长三角、渤海湾及西部地区设有十个连锁店式分公司:北京、广东、深圳、上海、杭州、南京、西安、天津、海南、沈阳。

 

 

 

      公司具有建筑行业(甲级)设计资质、城乡规划(乙级)资质及风景园林(乙级)资质,现全公司共有技术人员387 人。建学自2003 年改制以来,始终坚持“严谨,诚信,创新,务实”的服务理念,在全国各地完成了众多各类大中型公共建筑设计、居住建筑设计及工业园区建筑设计项目,并赢得了良好的声誉。公司设计的项目多次荣获国家级奖项,其中陕西法门寺合什舍利塔项目获建筑结构一等奖及詹天佑大奖。2012年公司被中国建筑学会授予“当代中国建筑设计百家名院”称号。2006年以来,建学在绿色节能、BIM、超低能耗建筑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和实施,至今已获得三星级及两星级绿色建筑设计标识、三星级绿色运营标识、LEED金奖等多项奖项。为表彰建学在绿色建筑方面的优异成绩,2015年“中国绿色建筑与节能专业委员会”授予建学“全国绿色建筑先锋奖”。同年,建学成立了国际合作部,组建了被动式建筑设计团队及产业化设计团队,学习奥地利及德国装配式被动式木结构建筑、污水处理、垃圾焚烧等智慧城市相关先进技术。经建学与奥地利希波尔建筑物理研究所合作设计的河北新华幕墙公司办公楼被动式建筑项目,被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定为“被动式建筑办公楼示范项目”,由奥地利政府授予了“绿色之星奖”,并获得德国达姆斯塔特被动式建筑研究所的被动式建筑认证。

 

      建学是国内领先的大型物流园、冷链物流项目设计机构,近年来共完成5000万平方米该类项目设计,并推行装配式及BIM设计。2016年建学主编的《通用厂房(库)绿色评价细则》(上海市地方标准)及建学丛书十二《物流建筑(大型物流库)设计专辑》得到物流界的广泛认同。

 

      近年来,随着可感知建筑研究的深入,建学在该方面也取得了喜人的成绩:

      01 熙麦嘉兴项目

         2022年4月LEED NC银奖

         项目类型:物流建筑

         建筑面积:120421 ㎡

         可感知的绿色建筑技术成果:电动汽车和拼车优先停车、增强混凝土路面和彩钢板屋面的辐射反射系数、办公区设置包含F7级过滤器及除臭氧过滤器的新风系统、1级节水器具、景观绿化自动喷灌系   统、设有采光带的库区和办公室安装日光感应照度传感器控制人工照明开启。

 

      02 新思科技上海杨浦项目

         2022年2月LEED CI金奖

         项目类型:办公建筑

         建筑面积:15010 ㎡

         可感知的绿色建筑技术成果:办公室靠窗侧开放办公室安装日光感应照度传感器控制,1级节水器具,远程能耗监测平台,低VOC化学品和建材,LED节能照明,含F7级过滤器及除臭氧过滤器的新风系统。

     

      03 新思科技武汉项目

         2019年9月绿色建筑二星级

         2021年1月LEED CS认证级

         2021年2月LEED CI金奖

         项目类型:办公建筑

         建筑面积:69177㎡

         可感知的绿色建筑技术成果:新风全热回收、节能高效空调系统、太阳能生活热水、雨水回收利用、CO和CO2浓度监测、智能照明系统、1级节水器具,远程能耗监测平台,低VOC化学品和建材,LED节能照明。

 

       04 富春湾未来城市体验馆

          2021年3月入选联合国“亚太城市可持续发展目标优秀项目库”

         建筑面积:6400㎡

         可感知的绿色建筑技术成果:现代木结构装配式建筑技术(正交胶合木);全年采暖、通风,空气调节和照明的总能耗可减少50%。

 

      05 千岛湖配水工程闲林管理区配套建筑(1号水利展馆)

         2019年12月绿色建筑三星级

         2020年度杭州市绿色建筑和建筑节能示范工程计划项目

         建筑面积:8419.9㎡

         可感知的绿色建筑技术成果:空调冷源采用降膜蒸发式冷凝(热泵)机组,实现冷负荷无级调节,性能系数为4.50,提高幅度达到50%;供暖空调全年计算负荷降低幅度达到15%;所有新风系统设备中均增加中效过滤装置;外墙、屋顶保温隔热技术;被动式节能门窗技术;可调节外遮阳技术;无热桥处理及气密性技术;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

 

 

《可感知的绿色建筑研究与实践》

 

 

 

建学丛书之十四

《可感知的绿色建筑研究与实践》

建学建筑与工程设计所有限公司

陈峥嵘 于天赤 鲍冈 主编

     

    全书分为两篇,分别为可感知的未来社区和可感知的绿色建筑。共收录14篇文章。其中,许溶烈院士作序,一级注册建筑师、建学杭州分公司主持建筑师赵榕撰写后记。

        本书最大的亮点在于对绿色建筑的思考维度的拓宽和变化,呈现出从“技术导向”“质量导向”转变为“研究导向”“品质导向”的趋势,设计师从被动地匹配技术规范的执行者,转变为能主动建立绿色和可持续目标的决策参与者;从单纯地实现客户需求的旁观者,转变为能协同各方、与用户感同身受的亲历者;从满足现实条件与需求的技术解决者,转变为勇于“塑造未来”的战略规划者。

 

 

 

 

 

 

 

 

 

 

 

 

 

 

 

 

 

 

 

 

 

 

 


      


建筑总部

>

Copyright © 2017 JXAEDI. All Rights Reserved 建学建筑与工程设计所有限公司 京ICP备14045667号 技术支持:云勋网络